《建设工程监理规范》总则1.0.7条明确规定:“建设工程监理应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”。这是我国对建设工程监理执业总的要求,也是国家赋予总监理工程师的权力。所以,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总监,是注册监理工程师,也是监理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。
一、依法监理
作为注册监理工程师,首先要熟悉国家关于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,掌握工程建设的标准、规范,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,公平、独立、诚信、科学地开展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活动。
二、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
1、尊重业主,明确目标
监理是业主委托的,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是每一位总监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。要充分了解业主的目标、目的,尊重业主的选择,每一项工程的业主都有不同的特点,都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和要求,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为业主提供高级的智力服务,是监理的职责和义务,既要做好工作又要获得业主滿意。
2、主动服务,提前预控
总监在工作中要主动替业主谋划。由于业主对建设程序或工程管理了解可能不完全,很多事情考虑的专业深度不够,所以需要总监为业主提供主动服务,提前预控,包括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的动态调整等。牢牢抓住关键工序,实施目标控制,从而实现目标,使业主满意。
3、争取业主对监理工作的支持
总监与业主保持沟通顺畅十分重要。总监应经常向业主汇报现场监理工作,使其对监理的工作给以理解和支持,对工作的动向亦能掌握,从而在需要业主支持的时候能得到有效的帮助。
三、坚持原则与灵活性结合
由于监理是五方责任主体之一,且监理的职责就是监督和管理,因此,在原则问题上必须坚持,如:质量、安全等重大问题必须坚持。要充分认识工程管理的复杂性,现场情况的变化性,监理应尽可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考虑问题,具体方法是抓原则性问题,控制一般性问题。
对待序验收、隐蔽验收、影响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等原则性问题决不让步。
对待质量控制中的允许偏差等一般性问题不能控制过严。
四、注重团队协作
一个项目的运行是靠整个项目团队的努力,绝不是靠总监一个人,就好像足球团队一样,需要团结协作和配合默契。所以,项目总监要注意处理好项目团队成员的关系,,首先以身作则,对工作进行合理分配,对每个团队成员要多给鼓励,要求他们不断去创造,去超越自我,自信工作,从而在实践中提升个体能力和监理水平,同时提高项目管理实力。
五、处理好与施工单位的关系
1、总监既要敢于坚持原则,又要注意工作方法,体现高素质总监在协调中的管理艺术。要正确处理参建各方的关系,协调参建各方的矛盾,使各方积极配合,就必须摆正监理的位置,平等待人,以理服人,以身作则,才会得到各方的尊重和理解。
2、要做到能进能退,保持距离,要明确和把握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,监理是法规赋予的一种独立的服务活动,要有独立性,不能被监理对象牵着走。
六、认真做好建设工程风险管控
1、首先要清楚,工程项目建设是存在风险的,而且有些是不可预见的,从风险管理目标的角度分析,建设工程风险可分为:投资风险、进度风险、质量风险、安全风险等。对于这些风险,总监必须加以关注,在这些风险中首先要把安全风险放在首要位置,在意识上要到位,对现场排查出的重大危险点源,要坚决果断,毫不含糊的给予明令整改,善于抓住事故苗头,防患于未然,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思想。
2、质量风险的管理,要坚持百年大计,质量第一和质量终身制的思想,管理的方法要坚持按图施工,按标准验收,过程控制要坚持技术交底,坚持样板开路,坚持按工艺流程施工,就能取得很好的质量效果。
总而言之,总监是复合型人才,责任重大,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。如何做好总监工作,要根据工程规模、工程特点、现场情况、甲方关系、总包实力等情况,以及监理合同赋予的权利、项目监理部人员的素质等综合因素决定。
最后将总监应具备的业务技能归纳为“两个能力、三个熟悉、四个关系”:
两方面的专业能力:
1、专业技术能力;
2、专业沟通协调能力。
三个熟悉:
1、熟悉图纸;
2、熟悉标准、规范;
3、熟悉施工现场;做到掌握依据、了解现场、防患于未然。
处理好四个关系:
1、处理好监理团队内部关系包括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,合力工作;
2、处理好同业主的关系;
3、处理好同施工单位的关系,这是因为两个责任主体都共同担负着质量终身制的责任,但又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和利益关系,需要矛盾的统一;
4、处理好同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。有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监理工作的开展。
总监工作一定要有前瞻性,要善于发现问题,及时解决问题,要集思广益,注意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,要在用人上下功夫,在处理具体问题上多思索,不断学习,善于总结,与时俱进,提高综合水平,带领项目团队,全面完成各项监理工作。(总工办尹德成供稿)